新闻资讯 / 深圳健翔升科技:IC 载板定义、核心优势及与传统 PCB 的区别
深圳健翔升科技:IC 载板定义、核心优势及与传统 PCB 的区别
发布时间:2025-09-15 18:55:14

第一章 什么是 IC 载板?健翔升带你读懂芯片封装的 高端骨架

作为深耕 PCB IC 载板领域 10 余年的深圳本土企业,健翔升科技每天都在收到客户关于 IC 载板的咨询 ——“IC 载板和普通 PCB 有啥不一样?”“我们的 5nm 芯片该选哪种 IC 载板?今天就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,拆解 IC 载板的核心价值。

健翔升,IC载板,BT载板,BT板材,镍钯金,IC Substrate

1.1 健翔升眼中的 IC 载板:不止是 “PCB”,更是芯片的 连接桥梁

IC 载板(集成电路封装基板),简单说就是给芯片 搭架子、连线路的核心部件,但在健翔升的实际生产中,它承担着三大不可替代的职能:

物理支撑:去年我们服务某 MEMS 传感器客户时,其芯片尺寸仅 2mm×2mm,普通 PCB 的基材硬度和精度根本无法固定,而定制的陶瓷基 IC 载板,完美解决了微型芯片的承载问题;

电气互联:高端 CPU 芯片的引脚数能达到数万级,传统引线框架完全 接不过来,健翔升的 ABF IC 载板,通过超密线路设计,实现了芯片与 PCB 母板的无干扰信号传输;

多功能集成:在车规芯片项目中,客户不仅要求载板能导电,还得扛住 - 40℃~125℃的温差,健翔升通过 基材选型 + 表面处理优化,让 IC 载板同时具备散热、抗震动、防潮湿的能力,直接提升芯片可靠性。

其实在健翔升看来,IC 载板是从 HDI 板升级而来的 高端分支”—— 当客户的芯片引脚数突破千级、尺寸逼近微米级时,普通 PCB 50μm 以上线宽、FR-4 基材,根本满足不了 高密度、高精度需求,这时候定制化 IC 载板才是唯一解。

1.2 健翔升实践:IC 载板和传统 PCB,从根上就不一样

很多客户刚开始会把 IC 载板当 高端 PCB”,但在健翔升的生产车间里,两者的差异从材料到工艺都很明显:

• 材料上:我们做 IC 载板从不用传统 PCB FR-4 基材,而是根据客户需求选 BT 树脂(低翘曲、耐焊性好)、ABF 膜(超高布线密度)或陶瓷(高导热)—— 比如去年给某航天客户做的 IC 载板,用的就是导热系数 200W/(mK) 的氧化铝陶瓷,这是普通 PCB 根本用不到的;

• 精度上:健翔升 IC 载板的线宽 / 线距能做到 15μm 以下,而普通 PCB 我们常规做 50μm 以上 —— 举个例子,某 GPU 客户的芯片,每平方毫米要布 20 条线路,只有 15μm 线宽的 IC 载板能装下,普通 PCB 根本 挤不开

• 功能上:我们做 IC 载板始终聚焦 芯片级互联,比如去年服务的 Chiplet 异构集成项目,载板要实现多层芯片的垂直互联,这和普通 PCB 只连 器件到主板的逻辑完全不同。


第二章 健翔升 IC 载板的 4 大核心优势:从客户需求里磨出来的硬实力

在健翔升 10 余年的 IC 载板生产中,我们始终跟着客户的需求走 —— 车规客户要 耐造,高端芯片客户要 精密,消费电子客户要 性价比,这些需求最终沉淀成我们的 4 大核心优势。

2.1 超精密线路:15μm 线宽,适配 5nm 芯片的 精细活

很多做高端芯片的客户都遇到过 线路串扰问题:芯片制程到了 5nm,线路稍微粗一点就会信号干扰。健翔升通过两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:

• 工艺上:我们自主优化了 MSAP 改良半加成法,去年量产的 IC 载板,线宽 / 线距稳定在 15/15μm,层间对准偏差最多 12μm,比 IPC-6012 Class 3 标准还严 30%

• 检测上:每条线路都过激光直写曝光 + AOI 自动检测,线路边缘的锯齿控制在 ±1μm 以内 —— 去年某 CPU 客户的首批样品,良率直接做到 98.5%,比他们之前合作的厂商高了 10 个百分点。

2.2 高端材料体系:按需定制,不搞 一刀切

健翔升从不给客户推 通用 IC 载板,因为不同芯片的需求差太远:手机 MEMS 翘曲,车规 SiC 高温,穿戴设备要 柔性。我们的材料方案都是针对性的:

材料类型

健翔升供应规格

客户案例场景

BT 树脂基板

Tg180℃-220℃,厚度 0.2-1.0mm

某手机厂商 MEMS 传感器载板,解决焊接后翘曲问题

ABF 膜基板

线宽最小 10μm,支持 8 层堆叠

GPU 客户高端芯片载板,实现数万级引脚互联

陶瓷基板

氧化铝 / 氮化铝可选,导热≥200W/(mK)

某新能源车企 SiC 模块载板,耐 150℃高温

PI 柔性基板

可弯曲 10 万次,厚度 0.1-0.3mm

某穿戴设备客户心率传感器载板,适配曲面设计

 

就像去年某航天客户要做耐辐射 IC 载板,我们专门定制了含屏蔽层的陶瓷基板,最终通过了太空环境模拟测试 —— 这就是定制化材料的价值。

2.3 先进封装适配:能做 8 HDI,跟上 Chiplet 趋势

现在越来越多客户在做 Chiplet 异构集成,简单说就是 把多个小芯片拼起来用,这对 IC 载板的多层互联能力要求极高。健翔升在这方面已经有成熟经验:

• 我们的 8 HDI 堆叠 IC 载板已经量产,去年配合某芯片设计公司做的项目,通过阶梯式盲埋孔设计,实现了 3 个小芯片的垂直互联;

• 孔铜厚度均匀性做到 95% 以上,解决了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,信号传输速度能到 100Gbps—— 某光模块客户用我们的载板,测试时误码率比预期低了一半。

2.4 极端环境可靠性:车规级标准,不止 耐温这么简单

健翔升的 IC 载板,尤其是车规款,都是按 超耐用标准做的。去年某新能源车企的装车测试里,我们的 IC 载板表现很亮眼:

• 耐温范围覆盖 - 55℃~150℃,通过了 1000 次冷热冲击循环(-40℃~125℃),基板没有出现裂纹;

• 表面做了沉金 + 选择性化镍金处理,抗氧化性能比普通载板提升 3 倍,装车测试中使用寿命突破 12 万小时,远超客户要求的 8 万小时;

• 抗震动测试达到 ISO 16750 标准,在整车颠簸场景下,信号传输稳定性保持 99.9%


第三章 健翔升 IC 载板 vs 传统 PCB6 个维度说清区别

很多客户第一次咨询时,都会问 为什么不能用普通 PCB 替代 IC 载板?结合健翔升的生产和客户服务经验,我们从 6 个实际维度做了对比,看完你就懂了: 

对比维度

健翔升 IC 载板(高端封装用)

传统 PCB(健翔升常规款)

健翔升客户真实反馈

1. 线宽 / 线距

量产 15μm,定制可达 10μm 以下

常规 50-200μm,精密款最小 30μm

5nm 芯片客户:30μm PCB,芯片引脚根本接不全,换成 15μm IC 载板才解决

2. 核心材料

BT/ABF/ 陶瓷,进口基材占比 80%

FR-4 / 玻璃纤维,国产基材为主

某高频芯片客户:“FR-4 的介电损耗太高,换成 ABF IC 载板后,信号衰减减少 40%”

3. 制造工艺

MSAP 改良半加成法,全自动化检测

传统减成法 / 加成法,抽样检测

CPU 客户:之前用传统工艺的载板,良率只有 85%,健翔升 MSAP 工艺做到 98%”

4. 引脚承载能力

数万级(适配 BGA/CSP 封装),健翔升最高做 6 万引脚

数百至数千级(适配 QFP 封装),最高 5 千引脚

某服务器芯片客户:我们芯片有 3 万引脚,普通 PCB 根本承载不了

5. 典型应用场景

CPU/GPU、车规 SiC 模块、MEMS 传感器(健翔升主力客户群)

计算机主板、手机主板、家电控制板(健翔升常规客户群)

某家电客户:控制板用传统 PCB 够了,但芯片封装必须用健翔升的 IC 载板

6. 技术门槛

健翔升已突破 ABF 膜基板量产,国产化率 60%

技术成熟,国产化率 95% 以上

某半导体客户:找了 3 家做 PCB 的,只有健翔升能做我们要的 ABF IC 载板

健翔升总结:选 IC 载板还是传统 PCB?看芯片需求

• 如果你的产品是普通电子设备(比如家电控制、普通手机主板),健翔升的传统 PCB 完全能满足需求,性价比更高;

• 但如果你的芯片是 5nm/7nm 制程、引脚数超千级,或者应用在车规、航天、高端计算等场景,那健翔升建议你选 IC 载板 —— 这不是 贵不贵的问题,而是普通 PCB 根本达不到芯片的封装要求。

作为深圳本土的 IC 载板生产商,健翔升从很早就开始布局这一赛道,从材料选型到工艺优化,每一步都跟着客户的实际需求走。如果你正在找适配高端芯片、车规场景的 IC 载板,或者想了解 自己的产品该不该用 IC 载板,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技术团队 —— 我们会根据你的芯片参数和应用场景,提供定制化方案,还能免费送样测试。


    
注册获取专属优惠
     
联系我们获取报价和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