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炉后 AOI
炉后 AOI(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)是 SMT(表面贴装技术)生产流程中,位于回流焊工序之后的自动光学检测环节。SMT 工厂会借助高分辨率相机和图像分析算法,对经过回流焊焊接后的 PCB(印制电路板)进行全面扫描检测,识别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缺陷,它是保障 SMT 产品焊接质量的重要关卡。
二、炉后 AOI 的核心作用与重要性
1、检测焊接缺陷:能够精准识别回流焊后出现的焊点空洞、虚焊、锡珠、桥连、焊点过大或过小、焊点形状异常等焊接相关缺陷,确保焊点的电气连接和机械性能符合要求,这也是SMT 工厂把控产品质量的关键一步。
2、拦截不良品:在 PCB 进入下一环节(如组装、测试)前,及时发现并拦截存在焊接缺陷的产品,避免不良品流入后续工序,减少因返工或报废带来的成本增加,SMT 工厂通过这一环节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益。
3、反馈工艺问题:通过对检测到的缺陷数据进行分析,可追溯回流焊工艺参数(如温度曲线、加热速率等)是否合理,为优化回流焊工艺提供依据,从而持续提升产品质量,这一机制在SMT 工厂的生产改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4、保证产品可靠性:对于汽车电子、医疗设备等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,炉后 AOI 能有效降低因焊接缺陷导致的设备故障风险,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SMT 工厂在高端电子制造中尤为重视这一点。
三、炉后 AOI 的工程流程
1、前期准备
・程序编写:依据 PCB 的设计文件(如 Gerber 文件、BOM 清单),在 AOI 系统中构建检测模板,明确检测区域(焊点位置、元器件焊接后的状态等)和缺陷判定标准(如空洞面积占比阈值、锡珠直径上限等),SMT 工厂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细化这些标准。
・参数设置:根据 PCB 的材质、焊点颜色、元器件类型等,调整相机的光源(如多角度光源、特殊波长光源)、分辨率、检测速度等参数,确保能够清晰捕捉焊点细节,SMT 工的技术人员会反复调试以达到最佳效果。
2、在线检测
・PCB 传输与定位:焊接后的 PCB 通过传送带进入炉后 AOI 设备,设备通过识别 PCB 上的定位孔或 Mark 点,实现 PCB 的精准定位,保证检测位置的准确性,这是SMT 工厂高效检测的基础。
・图像采集:高分辨率相机对 PCB 表面进行全方位扫描,采集焊点和元器件的高清图像,包括焊点的形态、位置、颜色等信息。
・图像分析与缺陷识别:系统将采集到的实时图像与预设的标准模板进行对比分析,运用图像识别算法(如灰度对比、形状分析等),识别出不符合标准的缺陷区域,并对缺陷进行分类,SMT 工厂 依靠此技术快速甄别不合格品。
・缺陷提示与标记:在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缺陷的位置、类型和严重程度,同时通过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,部分设备还能对不良 PCB 进行自动标记(如贴标),方便SMT 工厂的后续处理。
3、后续处理
・缺陷复核:操作人员对 AOI 检测出的缺陷进行人工复核,确认是否为真缺陷,排除误判情况,SMT 工厂安排专人负责这一环节,确保结果准确。
・不良品处理:对于确认存在缺陷的 PCB,分流至返修区进行修复;合格的 PCB 则进入下一生产环节,SMT 工厂通过规范的流程提高了产品合格率。
・数据记录与分析:AOI 设备自动记录检测数据,包括缺陷类型、数量、发生位置、检测时间等,并将数据上传至 MES 系统(制造执行系统),便于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质量分析和工艺改进,SMT 工厂利用这些数据不断优化生产流程。
四、炉后 AOI 检测的常见缺陷类型
1、焊点空洞:焊点内部出现的空洞,可能导致焊点强度降低和电气性能下降,通常由焊膏中助焊剂挥发不充分、焊接温度不当等原因引起,SMT 工厂将针对这类问题不断优化焊接工艺。
2、虚焊:焊点与焊盘或元器件引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电气连接和机械结合,表现为焊点不饱满、与焊盘接触不良等,会导致电路接触不良或断路,是PCBA加工过程中重点排查的缺陷之一。
3、锡珠:在焊点周围出现的细小锡球,可能造成电路短路,多因焊膏印刷过多、回流焊温度过高或助焊剂活性不足等导致,通过严格控制焊膏量和温度来减少锡珠产生。
4、桥连:相邻的焊点之间出现多余的焊锡连接,会引发电路短路,主要与焊膏印刷偏移、回流焊时焊锡流动过度有关,在印刷环节加强管控以避免此类问题。
5、焊点形状异常:如焊点过大、过小、偏斜等,影响焊点的可靠性和外观质量,可能由焊膏量不合适、焊接温度不均等因素造成,通过精准调控相关参数改善焊点形状。
五、炉后 AOI 与炉前 AOI 的差异
1、检测时机不同:炉前 AOI 位于回流焊之前,主要检测焊膏印刷和元器件贴装的缺陷;炉后 AOI 在回流焊之后,重点检测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,根据不同检测时机发挥两者的作用。
2、检测内容不同:炉前 AOI 关注焊膏的印刷质量(如少印、多印、偏移等)和元器件的贴装质量(如缺件、错件、偏移等);炉后 AOI 则侧重于焊点的质量(如空洞、虚焊、锡珠等)通过两者的配合实现全面质量检测。
3、对工艺的反馈作用不同:炉前 AOI 主要为焊膏印刷和元器件贴装工序提供工艺优化依据;炉后 AOI 则主要反馈回流焊工艺的问题,帮助优化回流焊参数,依据这些反馈持续改进生产工艺。
六、炉后 AOI 的技术发展趋势
1、3D 检测技术应用:传统 2D 检测在检测焊点高度、浮高等方面存在局限,3D 炉后 AOI 通过获取焊点的三维信息,能更精准地检测出焊点空洞、虚焊等缺陷,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也在关注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。
2、AI 算法优化:引入人工智能算法,提升 AOI 系统对复杂缺陷的识别能力,减少误判和漏判,同时提高检测速度,适应高速生产的需求,这将为的高效生产提供有力支持。
3、与其他系统联动加强:加强与 MES 系统、回流焊设备等的联动,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分析,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回流焊工艺参数,形成闭环的质量控制体系,正朝着这一方向完善生产体系。
4、适应小型化和高密度需求:随着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、高密度方向发展,炉后 AOI 需要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和检测精度,以满足对微型焊点和密集引脚元器件的检测要求,这与的产品发展方向相契合。